《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推动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有效服务人口流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以为民服务为“圆心”,锚定“跨省通办”的定位。近年来,我国人员异地工作生活、企业跨区域经营活动日益频繁,群众和企业的跨省办事需求持续上升。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地加强数据共享,越来越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给群众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既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便利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经营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能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让政务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促进政务服务供给与企业、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可以说,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呼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诉求与期待。
以群众需求为“半径”,延展“跨省通办”的范围。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当前我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持续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小切口、大成效”的改革措施。目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的事项覆盖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及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涉企经营许可等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高频服务。为更大范围满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服务专区”还提供了近200项可跨省办理的便民服务,同时开通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川渝等6个区域通办服务,34个“点对点”省际通办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一站式办理。凡此种种正是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的积极有为、务实作为,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实惠,让大众切实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红利。
以信息技术为“轴承”,支撑“跨省通办”的效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也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完善“跨省通办”的事项标准和业务规则,同时各地也需要加快制定完善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规程,这样就能更好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加强“跨省通办”平台支撑和系统对接,加快推动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与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融合。只有持续用好信息技术,我们才能不断增强“跨省通办”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推动更多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政务数据纳入共享范围,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保障,依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我们必须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政务服务效能,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就一定能让数字政府建设更进一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