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历史有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是一切又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
1140年抗宋名将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就在那一年,辛弃疾在山东出生,他一生以北伐为己任,希望能收复失地,然而一生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只因命中缺少了时机二字。
从北方到南方,从官场到乡间,从醉里挑灯看剑到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从23岁从敌营中手抓叛徒到65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终身只坚守唯一夙愿,虽败犹荣,他不是败给了任何人,而是败给了时局。
02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像辛弃疾这样的文武全才,历史上并不多。文人有傲骨,武将有抱负,像辛弃疾这般优秀的人,也是时势早就的。
因为他从小出生的地方,就一直被金国占领着,他从小就立志将来要做大将军,为收复中原鞠躬尽瘁。因而从小就酷爱研究诗书兵法,勤练剑术武功。
辛弃疾的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军事才能
23岁的时候辛弃疾只带几十人马,凭借过人胆识和谋略从敌营中把叛徒张安国抓了回来,全身而退。
这也是他一生最意气风发的高光时刻,年少有为而有勇有谋。
为了用自己的策论打动老大,鼓励北伐大业,辛弃疾提笔写下了军事理论著作《美芹十论》,分析了兵败的原因和目前宋军的优势,希望宋朝能取得战争主动权。
江西茶商起义,前几任一直镇压不了,辛弃疾组建了一支特别的敢死队,成功劝降茶商军。
二、政治才能
辛弃疾一生多次辗转多地做官,或升或贬,总能把一方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得罪了老大,基本上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年,就会被调动。)
任滁州知州的时候,滁州因为战乱一直非常荒芜,辛弃疾上书免除赋税,鼓励百姓耕地,建造“奠枕楼”。
任湖南安抚史,当地此前发生多起武装暴乱,辛弃疾并没有用严刑峻法压制,而是修缮大坝、缓解水涝、发放粮食,建立正规军队飞虎军。
江西赈灾,赈济措施得力及时,两地平安度过灾荒之年,没有出现流民和瘟疫。
他真的是一个好官,深得百姓拥护。
三、文学才能
辛弃疾一生做梦都想驰骋疆场,可最后使他流芳百世的是他的诗词歌赋。我们认识他,知道他这个名字,是通过语文课本。
登楼望远,感慨城市繁华,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船头看江水东流,想到百姓仓皇逃难的生活,提笔写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寻常巷陌拜访农家的时候,看到农民生活的淳朴与真挚,提笔写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发苍苍时与好友饮酒舞剑时提笔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现实惨淡,他只能用诗词给自己编织一个武将的梦。
03
南宋偏安一隅,在与金的战争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奉行主和。
宋孝宗欣赏辛弃疾的才能,这么多年,辛弃疾被无数次更换官职,但是所到之处,公务都处理得很好,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组建军队。
但是你再好,你老是提北伐他还是不高兴呀,老大不高兴,你还能高高兴兴上班?
辛弃疾这个人性格比较耿直,有点锋芒毕露了,的确得罪了很多官场的人,经常被罢官、贬谪,一身抱负总是无法施展。
于一个时代而言,个人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时代大涌流奔腾而下,一滴水掀不起任何波澜。
像辛弃疾这般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若遇到对的时机,他一定是一代战神,可比韩信沙场点兵,可比霍去病封狼居胥。
只可惜错了时间,最后只能感叹:时不济我,生不逢时。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