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综合 > 正文

雍正王朝:机关算尽的邬思道,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你可能真没想到

2019-09-20 10:30:32   来源:东方头条   评论:0

导读:作为《雍正王朝》第一主角皇四子胤禛的阴暗面代表,作为一路辅佐胤禛登上皇位,而后不得不“急流勇退”的“四爷党”智慧担当,邬思道为胤禛在“九王夺嫡”事件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曾经在康熙朝获罪、而且身有残疾的“教书先生”用自己阴冷果决的权谋智慧、仅通过对康熙皇帝御作的研读就深入走进康熙皇帝的内心,让皇四子胤禛的夺嫡之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虽然手段计谋有些阴毒,但毕竟帮助胤禛完成了终极目标。

但同时,因为邬思道涉入胤禛夺嫡太甚,了解和掌握了胤禛太多的秘密和阴暗手段,让已经登基为帝,成为大清皇帝的胤禛不得不对其处以极端手段。好在,邬思道懂得“兔死狗烹”的千古真理,赶在雍正皇帝之前让自己“半隐”脱身。

有惊无险接过大清皇位的雍正皇帝,连夜赶回潜邸,打算除掉这个虽然为自己夺嫡成功做出巨大贡献,但却掌握了自己太多秘密的“智囊”邬思道。雍正皇帝的做法虽然有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但对于一国之君而言,雍正皇帝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和难以掌控的局面,而且昔日政敌们会想尽办法收集和掌握于自己不利的证据,用来对自己刻意抹黑甚至正面攻击。

所以,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邬思道乃系雍正皇帝维护帝王形象、皇权稳固统治的最大潜在威胁。

面对杀心已起的雍正皇帝,邬思道必须保证自己的一切举动都在雍正皇帝掌握之中的前提下,还要远离朝廷这个权力中心、是非之地。“半隐”,在邬思道和雍正皇帝正面对决的时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就往后的事态发展来看,邬思道的“半隐”决定却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并最终还是未能脱逃雍正皇帝的手心,走向了灭亡。01 李卫——唯一能保护邬思道的所在

邬思道“半隐”的开端,选择了远在江苏的李卫处,这是邬思道详细推敲、反复考虑之后的结果,更是对自己“半隐”诺言的兑现。

侥幸从雍正皇帝手中逃脱的邬思道知道,雍正皇帝对其的杀心并没有褪去,更没有些许的缓和,他只是在等待邬思道的选择,等待邬思道的表现。也就是说,邬思道第一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他的生死命运。

对于李卫处的选择,邬思道有着以下的考虑:

1、李卫从13岁便跟在皇四子胤禛身边,从一个小混混逐渐成长、成熟起来。雍正皇帝登基后,破格将其简拔为江苏省布政使,成为从二品品衔的高等官员。李卫对于雍正皇帝的忠心不在于争取更高的官职和前程,而在于从夺嫡之争中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支持。对于李卫而言,他和雍正皇帝乃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雍正皇帝将其视为自己的“三大宠臣”之一,并不是没有来由。

邬思道之所以选择李卫处,最看重的就是李卫对于雍正皇帝的忠心,更是雍正皇帝对于李卫的信任。雍正皇帝暂时不杀邬思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详细掌握邬思道的一举一动,待在李卫处,李卫肯定会将邬思道的所有动态向雍正皇帝逐一汇报,而且雍正皇帝也会深信不疑。也只有这样,邬思道才不会被“冤杀”,才会真正实现“半隐”之外,那半个“显”字。

2、雍正皇帝之所以在登基之夜,对于邬思道的去留生杀有所犹豫,就是因为他对邬思道的才华和智慧是认可和欣赏的。雍正皇帝初一登基,立足未稳,而且对于新朝新政的推行、昔日政敌的清算、皇权统治的稳固肯定离不开的邬思道的阴冷果决。

所以,邬思道在自己的“半隐”过程中,还必须时不时将自己的阴冷手段展现,让雍正皇帝看到自己还有利用价值,自己才有活下去的意义。

李卫,虽然有雍正皇帝的撑腰,他在地方政府乃至朝堂之上的实权和威力较之一个亲王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毕竟是一个没有读过书、字都不识的小混混出身,在处理地方政务、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必然有顾虑不到的地方,甚至会举步维艰、寸步难行。也就是说,邬思道在李卫处才能让自己的智慧和权谋得以更明显的展现,让雍正皇帝更直接的看到自己的实际价值。

3、另外,在雍正皇帝最为信任的几个臣子之中,皇十三子胤祥需要留在雍正皇帝身边擎天保驾;隆科多需要掌握京城戍卫、于上书房中继续为雍正皇帝站位;田文镜虽然也已经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但其和邬思道并未蒙面,对邬思道和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知晓。所以,邬思道就只剩下年羹尧和李卫两个去处选择。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就将剥夺了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带兵之权,至于接替之人,按照李卫和雍正皇帝的君臣奏对,就能看出邬思道早就知道雍正皇帝会将西北军权交给年羹尧。

雍正皇帝问李卫道:“现在西北需要一个带兵的将军,你认为谁最合适?”

李卫答道:“要说带兵之人,当然是十三爷最合适。但主子身边离不开十三爷。奴才觉得年羹尧更为合适!”

雍正皇帝微微一笑,问道:“这是你自己的看法?”

李卫回道:“不敢瞒主子,这是邬先生的建议!”

既然邬思道已经明确年羹尧会很快升职,很快会得到雍正皇帝的简拔,他在年羹尧处也就暂时做不出成绩,也就无法短时间内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他不能选择年羹尧处。

按照排除法,邬思道也就只有李卫一个去处了!

事实证明,在李卫数次向雍正皇帝有意无意间的汇报中能够看出,李卫对于邬思道更多的是维护,更多是有利于邬思道的言辞。而邬思道在李卫处“只待在自己院子里,不与外人见面”的情况也被李卫如实汇报给了雍正皇帝。就邬思道的首次去处选择来看,邬思道的选择是正确的;就邬思道选择的对象来看,李卫对于邬思道确实起到了保护作用。

但这却是邬思道选择“半隐”以后的唯一一次正确选择!02 田文镜——让邬思道正式走上了寻死之路

既然邬思道对于李卫处的选择乃系正确英明的,那么他为何选择离开李卫,前往对自己并不认识的田文镜处呢?

因为他要躲,他要躲开雍正皇帝对李卫所在的江苏地区逐渐会增加的视线。

从康熙朝一路走来的邬思道,对于康熙朝晚期的弊政百出、官员贪腐问题非常了解,以他对雍正皇帝的了解,他断定雍正皇帝会在初步稳定朝局以后,大力推行新政改革。西北战事刚起,邬思道就知道,雍正皇帝肯定会用平定西北战乱的成绩,来转移和分散敌对势力对皇权的威胁和对新政改革的掣肘。

邬思道为什么在对雍正皇帝唯恐避之不及的前提下,还会通过李卫向雍正皇帝举荐年羹尧为大将军呢?

一方面,他是向雍正皇帝证明自己的“半隐”诺言;另一方面,他想让雍正皇帝看到自己对于朝局和国家大事的正确判断,让其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更重要的是,邬思道希望通过自己举荐年羹尧的行为,让年羹尧对自己心存感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平定了西北战乱以后,雍正皇帝就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新政改革上面。李卫所在的江浙地区作为大清王朝的“钱袋子”、“粮库”,肯定会被雍正皇帝视为新政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李卫处会吸引雍正皇帝大量的视线。如此一来,邬思道费尽心思才做到的“半隐”状态就会变成“不隐”,也就失去了自我保护的意义。

但是,邬思道躲避雍正皇帝的举动还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所以他必须提前做准备,在西北战事刚起,尚未选择带兵之将的时候就必须做出逃离。

截止到这个时候,邬思道的选择和躲避安排还算完美,但邬思道错误估计了田文镜这个刚直的孤臣,这一失误也让邬思道一脚踏入不归途,再也无法回头。

曾经在田文镜查处山西“半年填平国库欠款”案件的过程中,为其指点迷津的邬思道,来到田文镜所在的河南后,却不再为田文镜提供任何的帮助。田文镜呢,也逐渐表现出对邬思道的不屑甚至鄙夷。

田文镜的刚直偏激,面对邬思道的阴冷心机,原本就不在一个频道,更不会拥有共同语言。所以,田文镜瞧不上邬思道的“旁门左道”,邬思道对于田文镜的“冷酷直言”也是毫无欣赏。两人之间,除了固定时间内的索要幕酬和抵赖不给外,再无交集。

邬思道的失误在于他没能在“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改革中,给予田文镜行之有效的指点和帮助,更在于他没能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脾气秉性和处事方式。对邬思道熟悉的李卫,可以接受邬思道深不可测的模样,但刚直冷酷的田文镜却只会认为这是邬思道的“狂”、“该死的狂”!

邬思道和田文镜的不对付,让田文镜的新政推行非常的不顺利,并一度引起了雍正皇帝对河南新政推行的担忧。就雍正皇帝而言,他不会将河南的不堪局面归罪到田文镜的头上,而只会归罪到他的幕僚,能力更大的邬思道头上。

也就是说,邬思道的“任性”和“张狂”、“不作为”让他的存在价值逐渐消失,让雍正皇帝认为邬思道是在慢慢将自己的“半隐”诺言,向“全隐”发展。说白了就是邬思道想要逐渐逃离雍正皇帝的控制。

雍正皇帝对于邬思道的杀心再起!!!03 远离河南——邬思道的自我毁灭

邬思道自从来到田文镜处,从未对其有过有效的指点和帮助,但在年羹尧催征军粮的时候,邬思道为何就敢于“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呢?

这正是邬思道的聪明之处,他的考虑在于:

1、长期的“毫无作为”,并不是明智之举,偶尔的“有所作为”才能让雍正皇帝对自己放松警惕,达到自保的目的。(邬思道并不清楚,此时再有作为也已经晚了。)

2、对年羹尧的举荐只是邬思道用来拉拢和向年羹尧示好的初步设计,但这并不能达到自己预设的后路安排目的,邬思道必须亲自面见年羹尧,才能详细了解年羹尧的情况,以便于自己的进一步安排。

3、田文镜所在的河南一省,作为清朝的产粮大省、重要的粮草供应基地,西北战事期间,雍正皇帝的视线肯定会逐步转向河南;在加上一条经常泛滥的黄河从河南穿省而过,西北战事之际,黄河再次有着泛滥威胁,雍正皇帝对河南的关注肯定不会只限于视线的转移,很可能会亲自前往视察。

所以,邬思道还是要提前做好离开河南、再次做好躲避雍正皇帝的准备。

邬思道前往西北送粮的经过,我们暂且不表。在雍正皇帝御驾达到河南之前,邬思道和田文镜之间再次爆发了“追债和赖账”的戏码,阴冷嚣张的邬思道直到逼得田文镜说道:“你这条鱼太大了,我养不活了!”

邬思道才算罢休:“东翁啊,这可是你让我走得啊!”

邬思道不知道田文镜没钱吗?他为什么还非得逼着给他要债?

因为,和离开李卫处一样,邬思道还必须拥有一个正当理由才能离开河南,逼着田文镜赶走自己,就是邬思道给田文镜硬性讨债的原因所在。

邬思道赶在雍正皇帝到达河南,见到自己之前离开河南,看似聪明,也暂时避开了杀身之祸。但邬思道的举动无疑坐实了自己想要永远避开雍正皇帝的真实意图,原本前来河南还有着再次试探邬思道打算的雍正皇帝,对邬思道的杀心确定了。

那么,邬思道离开河南,去哪里了呢?又是如何被雍正皇帝赐死的呢?

邬思道先是通过李卫向雍正皇帝举荐年羹尧担任大将军;而后又利用前往西北送粮的机会,为年羹尧“指点迷津”。

目的何在?

就是为了拉拢年羹尧,就是为了利用年羹尧手中的军权,利用雍正皇帝对其的忌惮和无奈,掩护自己、保护自己,从而达到自己“全隐”的目的,并最终永远消失于雍正皇帝的视线之中。

所以,邬思道离开河南以后,应该是前往了年羹尧所在的西北。

那么,邬思道是什么时候,被谁赐死的呢?

在邬思道几乎刚到西北的时候,被雍正皇帝派往西北的孙嘉诚处死!

这也是之后年羹尧处死孙嘉诚,雍正皇帝随即清算年羹尧的导火索!

(具体缘由,笔者另行成文论述!)参考文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责任编辑:

今日推荐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京举行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详细]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2.09)

天天学习金色九月,喜迎丰收。9月,一个个瞬间令人难忘: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决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出席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颁发命令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