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经常看到有人拿汉唐经略西域来diss明朝,认为明朝没有攻克西域,无法从侧翼阻断蒙古草原的西侧,所以才无法有效压制蒙古。那么,事实情况又如何?
答:
控制狭义的西域,压根不可能阻断蒙古草原的侧翼。我们可以看到,蒙古大草原向西延伸到七河流域和楚湖西面,是广袤的钦察草原,这曾经是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贸易交往的重要商路,也是蒙古帝国西征赖以补给的肥沃草场。占领控制南北疆的绿洲城邦,对于截断草原文明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联系,基本没什么帮助汉帝国之所以能给予匈奴致命打击,关键在于在科布多地区扶持了乌孙王国。乌孙位于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脉北侧,向西至七河流域。
匈奴迁移漠北之后,汉军补给线加上,汉武帝多次征讨,失多于得,海内空虚。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汉武帝预先布下的乌孙王国在他身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宣帝本始年间(前73年—前70年),汉发十万骑,以名将赵充国等人为将,北伐匈奴,再次无功,但乌孙王国的翁归靡却偷袭了匈奴人的侧翼,这是匈奴步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而唐的安西都护府对于后来复国的后突厥的遏制效果也不明显。公元713年,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侄阙特勤经七河流域进入中亚,在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与阿拉伯帝国名将屈底波大战,争夺中亚城邦国家的宗主权,就说明了这点。唐能够歼灭后突厥,关键在于唐拥有比宋明灵活高效的外交机制,唐玄宗早期的国力巅峰和吏治清明军政高效,以及突厥内乱后回鹘等部协助唐打击突厥。
很多人把争夺西域看得过于简单,却忽略了河西走廊的狭窄险厄阻碍了中原王朝向新疆投放兵力的能力。以盛唐之强,安西都护府兵额也不过二万余,而被知乎众左大V吹捧上天的大清,在新疆驻军竟然在左公西征之前,不到万人!
有明一朝,新疆都被东察合台汗国(后分裂为吐鲁番和叶尔羌汗国)所据,这两家都是西域化的蒙古政权,扎根西域,得西域城邦之心。汉唐和匈奴、突厥争夺西域,实际上只是争夺西域众小邦的宗主权,而能够实控西域的察合台汗国,则要难啃很多。
察合台一系从元朝初年开始,就和元势力为仇敌,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鞑靼、瓦剌时代,也先为了控制科布多,就曾屡次攻打东察合台汗国的歪思汗,将其屡屡击败,所以实际上在明朝,控制蒙古草原和中亚联系的关键草场科布多,实际上大部分时候在草原势力手中,并非西域所能阻断。
东察合台汗国,以及帖木儿汗国,都加入了明朝的朝贡国体系,不会成为军事威胁。相反,他们会积极的保持商路畅通,确保有商队经过,拉动国内经济,并为明朝的西部边塞输入精铁良马等内亚战略物资。这样明朝就更没有动力去出兵西域了。
有人或许会问,帖木儿征明是怎么回事?吐鲁番夺取哈密又是怎么回事?
帖木儿征明,真实目的是攻打东察合台汗国,削弱明朝的朝贡国体系,而不是爬过万里狂沙来陕甘送死。帖木儿去世后,帖木儿帝国收缩成为中等强权,为了自己的贸易利益,对明朝极为恭顺,《明实录》等书记载:自洪武年间至万历九年(1581),帖木儿朝贡使团至明首都多达五十余次,明政府从洪武至天顺年间也至少有十一次正式遣使撒马儿罕。而明王朝对于帖木儿王朝的重视,也是出于交往中亚,压缩草原蒙古战略空间的考量。
到了明朝时,因为水土破坏,嘉峪关以西地区又空旷腹背受敌,实难防御,所谓关西七卫是采取扶持蒙古部落建立半耕半牧定居点,以少量官兵驻守的模式,其中哈密卫更具备独立国家的性质。到了明正德朝开始,国力削弱,因此在西北方向采取了缩边,至嘉靖时代撤到嘉峪关,完全放弃关西七卫。然而吐鲁番对于哈密卫的图谋,是有限的战争,并不是试图攻略大明的汉地。议和之后,吐鲁番仍然秉行附明国策,与大明友好贸易,并阻遏草原势力进入新疆。
所以明朝实无攻略西域的必要。而清朝一开始也只是想把准噶尔部收入自己的朝贡体系,结果准部不断作死得罪了清朝、沙俄和哈萨克被八面包夹之后,又因为瘟疫+内乱+内部维吾尔族反叛,才使得乾隆得以坐享其成,白捡一个西域,然而新疆实控,仍然直到左公西征。
如果说明朝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就是没有像汉唐一样充分发挥盟国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施展足够的调略瓦解手段。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作为明朝的朝贡国,又长期与草原蒙古为敌,实在可以利用其力量削弱草原蒙古。虽然铁木真将草原上的上百个部族整合为一个大蒙古民族之后,分化瓦解蒙古人比以前对草原民族的分化瓦解难度增大,但绝非不可能实现。尤其是达延汗划分蒙古六万户之后,蒙古内部隔阂再次明显。
宋明两个力抗外族的汉人王朝号称东方拜占庭,虽然君主有几个有劣迹,但忠臣良将,文化品格,比起满朝为奴,文风息偃的元清确实颇有可称。如果说哪里比不上拜占庭,只能说宋明的外交远不如拜占庭那样敏锐而灵活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