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朝代口诀中有这么两句话:“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代”。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历史上有夏商周的存在,但由于三代距离我们极为遥远,就连许多高中历史老师也说不清楚,夏商周究竟是像隋秦汉一样是连续继承的三个朝代,还是另有其意。近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开启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被学者们解答出来。
通过众多考古文献和史料,比如甲骨文和金文等,学者们发现夏商周是同时存在的三个部落,只不过这三个部落并不处在同一区域。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三代及三代前,古族有东西二系,夷与商属东系,夏与周属西系。”这是说在三代时期,夏商周同时存在,东夷(今山东及附近地区)和商部落位于东方,夏部落和周部落属于西方。
在三代时期,中华大地上有数不清的小部落,但这些小部落又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各自组成集团。主要的集团有炎黄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和百越集团。
炎黄集团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陇东、陕北到华北大平原的广大地区。东夷集团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中原的东方,东至海滨,南抵大江,向北可以延伸到东北。苗蛮集团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长江中游地区,百越集团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岭南地区。总结而言,可以概括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就是说,如今大多省份在当时的“华夏民族”看来,都是外族部落。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有夏商周三代继承说呢?这要从司马迁的《史记》说起。经过后世的考古文献不断出土,司马迁的《史记》被证实了大部分内容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司马迁是汉朝人,对于较为遥远的历史他也只能考旁听图说来记载,这之中就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的内容。
在《史记》中有夏商周的记载,后世学者已经通过金文证明了部分说法的正确性。于是人们便认为夏商周也如同《史记》后面的记载一般,是前后继承的关系。恰逢甲骨文被发现,于是考古学家们便大规模发掘洛阳的殷墟遗址。
在殷墟遗址中,学者们找到了与商和周的有关的甲骨碎片,但有关夏朝的甲骨碎片却始终没有找到。考古学家范文澜先生甚至提出,山东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华。后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考古范围的扩大,学者们终于在河南发现了夏文华的遗迹。
与三代有关的甲骨碎片和陶器等史料都已经被发掘出来,考古学家们通过铭文记载和甲骨上的文字最终确认,夏商周三代并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的部落。
而史书中所记载了夏商周三代,便是因为在三代时期,虽然部落众多,但总会有一两个部落的实力居于其他部落之上。夏、商、周三代便分别是夏部落、商部落和周部落实力强盛,其他部落无法比拟的时期。
通过考古发掘,也最终证明了傅斯年先生当时猜测的正确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