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前,在华夏先民的视野之外,一场军事、生产革命正在发生。一个全新的生产形式——游牧经济正在中亚草原悄然兴起。这些骑着战马,挥舞着青铜刀刃的游牧民,像蝗虫一般扫清了周边半农半牧的民族。
在这些游牧民的驱使下,中亚和北亚形成了一股民族迁徙的狂潮。为了躲避游牧民的屠刀,半农半牧的戎狄民族,像潮水一般涌入华夏诸国的世界,造成了一场可怕的侵略之潮。
周幽王,我们耳熟能详的昏君。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留下了他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荒诞故事。在周幽王的骚操作下,犬戎杀入了镐京,颠覆了西周王朝,而西周在关中的故地,尽皆成为戎狄的乐园。
与此同时,在北方和西方两大战场,华夏民族也在对戎狄展开全面的反击。在山西,晋国逐步强大。然而在晋国周边,围绕着诸多戎族,比如狐戎、陆浑之戎、犬戎、姜戎等,都是较为强大的戎族。为了抵御戎族的入侵,晋国组建了强大的六军。从晋献公时期开始,晋国就不断地驱逐、兼并诸戎。在晋献公的驱逐下,戎族部落如同潮水一般向东逃亡,无数戎人冻、饿死在了莽莽群山之中。随后,晋国又采取了怀柔政策,同化了诸多戎族,使他们成为晋国霸业绝佳的助力。
在陕西,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也在进行驱逐戎狄的战争,它便是秦国。西周灭亡后,秦国国君秦襄公护卫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然而这块所谓的封地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这里遍布西戎。若不征服这些戎人,就很难取得秦国应有的封地。因此自秦襄公开始,秦人便不断向戎人宣战。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到了秦穆公年间,秦国的灭戎事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他的指挥下,老秦人歼灭了12个强大的戎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遂“称霸于西戎”,西周故地几乎全部被收复。可以说若无齐桓公、晋献公、秦穆公三位君主,华夏文明恐怕就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了。
除了齐、晋、秦三国以外,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敌人的楚国,竟也在向戎狄发动的进攻。就这样,在华夏诸国的围攻下,戎狄对华夏的入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戎人逐渐融入华夏的血脉之中。而齐、晋、秦、楚四大国,也因灭戎事业而壮大,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然而华夏诸国并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正在靠近华夏的边境,而他们的名字叫做“胡”。一场真正的较量,就此展开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