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莫须有”之罪大家都很熟悉,可谓是千古奇冤,而在明朝时,也发生过一起大明版的“莫须有”,就是徐有贞为于谦定罪的“意有之”。
公元1449年,大明发生了大明版的“靖康之变”,即“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京师震动,时值瓦剌携俘虏英宗之势进逼北京,当时尚名徐珵的徐有贞建议迁都南京,以避刀兵,此举遭到了于谦的坚决反对,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道:“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陈循等重臣均附和于谦。徐有贞因此不敢再言。
同年,群臣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代宗继位后,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于谦成了英雄,而徐有贞因建议南迁成为了笑柄。他曾通过于谦门生,向于谦求取国子祭酒之职。于谦向代宗举荐他,但代宗却不同意,并道:“就是那个提议南迁的徐珵吗?此人生性狡诈,担任国子祭酒会败坏监生心术。”其因此而深恨于谦,徐珵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臭了,其不得已改名徐有贞。
后明英宗被释放回国,虽名为太上皇,但实际被代宗软禁,而代宗在皇帝位上因为更立太子等事也引起了太后与一些大臣的不满。
公元1457年,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宦官曹吉祥乘机密谋让英宗复辟,此举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后众人又密会徐有贞,众人一起谋划,最终,经过“夺门之变”,英宗复辟。而徐有贞从一介笑柄摇身一变变成了从龙之臣。
“夺门之变”后,徐有贞兼任翰林学士,进内阁参预机枢政务,又加兵部尚书。同时,立即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逮捕下狱,诬以“更立东宫”、“谋迎立襄王子”等罪名,定为谋反,判处极刑。
对于于谦,英宗认为于谦曾有大功,不忍将其杀害,然而,徐有贞却进言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毕竟代宗是于谦拥立的。这使得英宗下定决心处死于谦。
然而,于谦为人清廉,威望又非常高,几乎让人找不到把柄,当锦衣卫核对案情时,根本找不到相对应的罪名,徐有贞便讲出了一个能够和秦桧的“莫须有”一样遗臭万年的藉口:“虽无显迹,意有之。”就是说于谦虽然没有谋反的迹象,但是已经有这样的念头了。
最终,英宗复位仅仅六天后,于谦就被“意有之”这个罪名与王文被押往崇文门外在当年拼死保卫的城池下处斩,史载:天下冤之!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这是于谦当初北京保卫战时作的《岳忠武王祠》一诗,于谦以诗言志,通过南宋迁都的典故来表明其反对迁都、坚守北京的主张。
然而于谦怎么也没想到,他最终竟是与岳飞一样的结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这首《石灰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