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由成功者书写,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那些代表着一个人的骨气、意志、精神的失败者,依旧令后人感动,依旧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在古代的所有傀儡皇帝中,有这样一位皇帝,明知对手无比强大,依旧敢于向敌人亮剑,即便被敌人的铁矛刺穿身体,也不愿回头。
这位皇帝就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被杀时年仅19岁。公元260年6月2日的早晨,看似平常的一天,却暗藏杀机。很快,洛阳皇城云龙门外的一阵打斗声宣告这天的不平凡。
激战过后,云龙门外到处都残缺的尸体,鲜血染红了路面。在尸体的最前面,是曹髦,只见一把锋利的长矛刺穿了少年皇帝的身体。曹髦是失败了,败的惨烈,可他却把司马昭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回到曹髦被杀的前一天,受了多年窝囊气,曹髦决定拼死反击。当天,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面对三人表露心迹,“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辱废,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皇帝这是以卵击石,三人大惊失色。王经第一跳出来反对,希望皇帝不要去送死,奈何曹髦决心已下。眼看皇帝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王经、王业两人立即向司马昭告密。去就去吧,而王经决定豁出去,他选择站在皇帝一边。
该来的总要到来,告密行为对曹髦的悲剧结局,并没有多大影响。任何一个稍微正常的人都会明白,仅带着不足300名僮仆侍从,去讨伐仅在京城就拥有重兵十几万的司马氏,其结局只会是以卵击石。
曹髦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深知再不去,自己将永远沦为曹氏的历史罪人,自己必须亮出天子剑,告诉天下谁才是真正的皇帝。曹髦死的惨烈,纵观古代帝王,似乎没有悲壮如曹髦者。
显然,司马昭这是“弑君大罪”,必将受到千古骂名。司马孚想了一个办法,他和司马昭率领百官,给太后上了一道奏折:高贵乡公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葬以民礼,诚当旧典。然臣等伏惟殿下仁慈过隆,虽存大义,犹存哀矜,臣等之心实有不忍,以为可加恩以王礼葬之。
公元640年6月4日,曹髦的葬礼举行。司马昭将曹髦葬在洛阳西北的瀍涧旁,墓地非常简陋,陪葬品更是寥寥无几。曹髦死的惨烈,可他成为曹魏真正的国魂,无愧作为曹操的后人。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