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除了宋朝,可以说没有任何朝代有大臣可以直骂皇帝,即使想骂,也只能是直言进谏,然忠言逆耳,历史因进谏而获刑的士大夫数不胜数,商有比干,吴有伍子胥,汉有司马迁等等。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封建集权发展到鼎峰的时代,敢于直言进谏之人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大明王朝却涌现出了这位大明第一清官,他不畏生死,正直善良,终其一生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社稷,为黎民百姓服务。
海瑞
这个人就是海瑞,海瑞出生于明朝正德年间,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并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积极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一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无惧权贵,一心只为百姓伸张正义,遂有“海青天”之誉。
那这么一位清官,又为何会骂皇帝呢?皇帝又为何没有杀他?
海瑞
事情是这样的,在明朝嘉靖皇帝时期,嘉靖皇帝晚年醉心于炼丹长生,不在朝堂处理政务,深居西苑,大臣们虽有怨言,却不敢直接说明。总督、巡抚等边关大吏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自杨最、杨爵获罪以后,更没有人敢说时政。
海瑞见状,忧虑国事,于嘉靖四十五年,他去棺材铺买好自己的棺材,并嘱托了自己的身后事,抱着一颗必死之心向嘉靖皇帝呈上《治安疏》,痛骂皇帝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嘉靖读了海瑞的《治安疏》,气的直接跳起,吹胡子瞪眼睛,把《治安疏》直接狠狠摔在地上,拖了道袍打着哆嗦就招呼左右说,快去把他给朕抓来,别他给跑了。这时嘉靖皇帝旁边的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拿起海瑞呈上的《治安疏》反复读了又读。最后感慨万千说:“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
海瑞
然后,嘉靖皇帝虽然反复读了又读,感受到这个臣子不是一般的臣子,言辞犀利,但说话也算将就,一心为国为民,罗列了自继位以来的得与失,鼓励皇上励精图治,然而身为臣子却辱骂皇帝,嘉靖皇帝还是气不顺,此时已然决定不处死海瑞,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遂令左右将其押入诏狱,但留下遗诏释放海瑞。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驾崩。提牢主事判断时局,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却当成了最后一餐,恣情吃喝。当得知皇帝驾崩,随即悲痛大哭,晕倒在地。
同年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载垕(明穆宗)继位,国号隆庆。奉先帝世宗遗诏,赦免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所有谏言诸臣。海瑞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在兵部任职。后来调大理寺任职,提拔为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 印鉴的官员)。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为民请命,最终也收到
海瑞
待到这口气缓过来,嘉靖又仔细看了看这篇奏章,发现这海瑞的确不是一般臣子,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劝谏君王的苦口婆心。而且十分讲究话术,前篇欲抑先扬,先将嘉靖的治国才能夸赞了一通,“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将嘉靖与先前各朝明君作类比。后篇才说只要皇上略微励精图治,一定能将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嘉靖此时气顺了些,决定免了海瑞的死刑,但看到一些犀利的言辞还是十分来气,就想让他在牢里吃吃苦。
之后,嘉靖病重,与大臣商量此后朝局事宜,其中专门提到了海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坦然承认自己之前的过错,留下遗诏,将海瑞释放。自此,海瑞才得了自由,但在听闻皇帝的死讯后,还是痛哭失声,他不为自己而笑,只是为君王而哭,实在是一名为国呕心沥血的忠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