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优玲、韩振、陈先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解决好稳岗压力与企业缺工并存的现象?如何解决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如何稳住就业大盘?国家多次强调要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稳企业抓复工 锚定就业大盘
戴口罩、量体温、按车辆座位50%落座、建立健康检测互认机制……近日,各地采用定点包车、定制班列等方式,“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努力打通务工返岗的“最后一公里”。
稳就业必须稳企业。复工复产,企业运转起来,就业才有保障。目前,从区域看,广东、江苏、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50%。
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疫情使近期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些变化,企业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对一些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压力,对就业也产生影响。
针对返岗工人不足难题,人社部等五部门下发通知,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专列)运输服务,保障成规模、成批次外出的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中小微企业占我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9%以上,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但其抗风险能力较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要给中小微企业更大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困境,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
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人社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迅速落地,纾解企业困难,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苏州出台“惠企十条”;北京推“16条”措施促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圳16条措施减租减税减电费;目前有261个地市已组织企业申报,向11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34亿元……
政策有温度,稳就业得到坚实支撑。据初步估计,此次推出的阶段性减免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的缴费,预计减免规模将超5000亿元,比去年较大幅度降低社保费率综合方案的力度还要大。
抓重点强服务 为稳就业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线上发布的招聘信息,经过全程网络面试,刚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姚新宇进入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上班实习。他高兴地说:“现在我在师傅的帮带下能够单独操作了。”
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机电企业,受疫情影响,部分熟练工无法复工,用工缺口大。而企业所在的重庆合川区,拥有156万劳务大军,春节返乡人员超27万人。
一面是缺工的企业,一面是寻找就业的人群,把就业市场供需两端有效对接,成为疫情期间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不少地方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强化人岗对接,开展线上招聘,联手企业提供针对性公共就业服务,着力保障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重庆在线上平台开辟返乡人员登记专区,多渠道、分批次收集全市重点企业就业岗位,通过“春风行动”线上招聘服务引导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接。
四川省通过线上调查,收集企业复工计划、用工需求、员工返岗、防疫措施等情况,做好用工信息的登记、储备、录入、发布,引导企业和求职人员网上招聘洽谈,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辽宁启动“2020辽宁百校千岗”春季大型网络公益招聘,帮广大青年解决就业问题,协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历史最高,目前他们正处于求职的关键时间节点。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说,将组织一系列网络招聘活动,会同国内影响较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毕业生就业专区,增加行业化、特色化招聘,提供一大批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重点关注湖北高校毕业生,加大线上岗位投送力度。
施援助惠民生 加强失业人员生活保障
在大别山区的太湖县弥陀镇河口村,55岁的张家明一度担心自己要返贫,他种的青菜过年期间因为疫情卖不出去。县里和镇里了解情况后牵线太湖县禾牧农业公司,从2月15日开始帮助他销售青菜,目前销售收入近万元。
从就业群体看,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受到的影响最大,表现为再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和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对疫情中受到冲击的困难群体实施紧急援助尤其重要。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延长保障期限,“不见面审批”可领取养老金,遇到就业歧视可申请劳动仲裁调解……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加强了对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
山东省从2020年2月份开始,将失业金标准提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并明确已经失业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低保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困难人员,可以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四川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城乡社区公共卫生等临时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说,疫情增加了今年稳就业难度,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经营承压、返乡劳动者暂时性滞留、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收入断档。国家和地方推出一系列就业支持和困难人员生活保障政策,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