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行业有望迎来实质性的改变。
日前,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公告称,将开展京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行等三类行业的现场检查工作。
自去年5月,融资租赁行业划归银保监会监管,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这一基本理念的推动下,融资租赁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加速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着力在经营过程中提高合规性、专业性,提升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
我国民营与中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融资渠道窄、融资贵等长期性难题,导致企业缺少可持续的营运资金,为民营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服务,更有助于融资租赁企业发挥“融资+融物”的双重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更具导向性。
回归融资租赁本源就是要从根本上聚焦融资租赁主业,服务实体经济,专注业务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最近举行的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金融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一手抓服务实体经济,一手抓风险化解,克服顺周期思维,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管理好但资金紧张的企业积极予以信贷支持,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
从实践来看,融资租赁公司回归本源并非易事,首先需要租赁机构改变扩大资本金、扩张规模,再增加资本金、再扩大规模这样一种经营方式。这样单纯的、扩张性的发展模式无法令租赁公司真正实现价值创造,尽管租赁公司自身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在资本市场里却无法获得较高的估值,影响机构的可持续和良性发展。
融资租赁公司回归本源,服务好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好中小企业,可以尝试做设备金融,去做好资产的服务、管理与处置,做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从国药租赁的规划来看,在围绕医疗板块进行布局的基础上,对医疗服务进行深耕,从原来为医疗企业提供资金,满足其简单的融资需求,到逐步开始提供包括医疗设备维修、科室设计等产业方面的延伸服务。
租赁公司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在确定业务定位和深耕的细分行业后,还需要对客户进行细分,注重特色化、差异化经营。事实上,租赁公司的优势在于其资产运营能力,因此需要机构自身“苦练内功”,夯实资产运营能力、资产处置能力,真正做到小而精且专业化。
近两年来,租赁公司也逐步提高了直租比例。就融资租赁而言,与信贷、资管、信托、保险、证券的区别在于融资租赁的核心是标的物,租赁公司将租赁物购入并将其出租给承租人,没有标的物就不能构成融资租赁,因此回归融资租赁的本源,租赁物至关重要,需要租赁公司更好地衡量租赁标的物的价值、保值性与可转让性。
融资租赁发展至今已十余年,行业应尽可能回归到由市场调节的渠道上,在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机构需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太心急,应明确方向,加强创新。融资租赁公司真正去服务实体经济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