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基金的投资者不知道有没注意到,公告限制大额申购的基金越来越多,有些基金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其中一种是 " 网红 " 基金,打开申购一天还要限额配售,还有一种基金,规模不大,但竟然也限制了大额申购,其中不少还都是灵活配置型基金。
数据显示,7 月份以来,竟然多达 227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 不区分 AC 份额 ) 限制了大额申购,而今年以来,总的也只有 336 只基金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227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限大额
刚迈入 8 月份,记者就注意到,已经有多只基金开启大额限购,比如东吴安鑫量化、交银周期回报、富国价值驱动、西部利得新润等,这些基金限额不一,申购上限从 5000 元到 1000 万元不等,唯一相同的是,它们都是灵活配置型基金。
多只类似的基金同时限大额,看上去其实也不算什么稀奇,但如果从 7 月份以来的数据来看,数据显示,7 月份以来,竟然多达 227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 不区分 AC 份额 ) 限制了大额申购,而今年以来总的也只有 336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限大额申购。
也就是说,单是看 7 月以来的数据,可以发现,限大额申购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占到了近 7 成。
如果说限制 100 万、600 万、1000 万,更多是拒绝大户资金或是机构资金的进入,那么限制 1000 元、5000 元或 1 万元,则基本上把很多普通投资者也挡在了门外。比如南方利达,自 2019 年 7 月 23 日起将基金的大额申购限额由 5 万元调整为 1000 元,信诚新选回报也是从 2019 年 7 月 23 日起,单日单账户限额 1000 元。
另外,东吴安鑫量化自 2019 年 8 月 1 日起暂停 5000 元以上的申购,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 7 月 22 日时才刚刚暂停 5000 万元以上的申购,仅仅过了不到 10 天的时间,大额限购直接从 5000 万元降至 5000 元。
记者梳理了一下,7 月份以来,限额在 1 万元 ( 含 ) 以下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大致如下:
小规模基金也限流
一般来说,限大额主要有几种原因,一种主要是基金到达了一定规模,比如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掌舵的基金,由于持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往往就通过限制大额的方式来控制基金的规模;另一种则是为了避免短期套利资金的快进快出,进而设置限额。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在这 200 多只限大额的基金中,基本上都不是第一种情形,甚至部分基金,截至 2 季度末的规模都比较小。
比如信诚新选混合,截至 2 季度末的份额规模仅为 262 万份;海富通量化多因子,截至 2 季度末的份额规模仅为 7193 万份;长信利广混合,截至 2 季度末的份额规模仅为 8912 万份。
值得注意的还有,在这些限购的基金中,有的规模虽不大,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收益却还不错,特别是科创板个股上市交易以来,部分基金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
比如,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31 日,博时鑫泰 A 近 1 个月收益为 5.84%,其中 7 月 22 日的单日收益达到了 5.14%;长信利广 A 近 1 个月收益为 6.49%,其中 7 月 22 日的单日收益达到了 5.19%。
而对于这些基金限购的安排,有相关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考虑到打新资金流入的影响,主要想保持合适的规模,有利于做业绩。"
另有广深地区基金公司人士也指出:" 一般来说,这种限制大额的主要也是担心新进来的资金,对持有人的利益产生影响,特别是最近打新比较多,而且有的公司,之前在科创板打新中获配数量也比较多,确实是有可能吸引到一部分资金进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