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旅游 > 正文

“1+3”战略跑赢AIoT下半场,AI创业第一股旷视的升级之路

2019-08-28 18:57:06   来源:东方头条   评论:0

是创立8年,冲刺港交所,旷视或许会成为AI企业的模范代表。

这两天,旷视IPO的消息“刷屏”。有人关注到的是旷视高达358.8%的年复合增长率;有人关注到的是旷视已经实现盈利,2018年的净利润达3220万元;当然也有人对为何旷视今年仅上半年亏损52亿元表示不解。

这些数据固然值得关注,但更应该关注的是,AI创业企业那么多,以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起家的企业也不少,为何偏偏是旷视打响了AI企业IPO的第一枪?

打破“概念型”AI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思考旷视与其他AI创业公司的“同”与“不同”。

根据Gartner 和信通院联合编制的《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年中国人工拥有的AI企业数量为1040家,位居全球第二。

这1040家AI企业,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故事——“学霸”创业。

旷视也讲述着这样的故事——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姚班”是由唯一一位华人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创办,旨在招募并培养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人才。能进入“姚班”的,要么是奥赛的满分选手,要么是高考状元,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人工智能是一项门槛很高的技术,“学霸”团队的背景加持,自然能让企业带上一层光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颇受资本的青睐。

旷视也是资本界的“宠儿”。今年5月,旷视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D轮总融资额达约 7.5 亿美元,估值高于高达405亿美元。

但业内也开始出现了诟病AI企业的声音。不少投资人都指出,AI企业的估值虚高,支撑估值的不是实际业务情况,而是“故事”,比如大牛科学家创业、国际竞赛成绩又创新高等等。换句话说,缺乏了实际业务支撑,不少AI企业都无法自我“造血”。

亿欧智库在《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中写道:2017年以来,“应用场景”成为AI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常提起的名词。虽然创业精英拥有领先的技术实力,但利用技术打造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又如何商业变现,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给出答案,特别是部分“学院派”创业者并不具备商业思维。

在创立之初,旷视也和大多数AI企业一样,并没有想好技术究竟该怎么用。旷视CEO印奇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当初创业是看到了深度学习的机会,但并没有想太多利益和商业化层面的事情。

但不同之处在于,旷视很快就认识到:要让AI赋能垂直行业,要扎到场景里面去。

用“1”项尖端技术“扎”入“3”大场景

印奇在致投资者信中说道:“旷视最初聚焦深入于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存在大量痛点、且切入点非常明确的垂直领域,即个人电子设备领域。随后我们又进军城市和供应链两大场景。旷视始终认为,只有商业应用的成功,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后备动力。”

今年,旷视正式是确立“1+3”战略,“1”即旷视完全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3”指的是针对三大行业的解决方案: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

深度学习是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之一,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包括Caffe、Tensorflow、Keras、Theano等,而旷视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

旷视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作为一个统一的底层架构,能为算法训练和模型改进过程提供重要支撑,使得旷视能够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算法组合,包括很多长尾需求。因此,旷视能够用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时间,开发出各种新算法及定制化解决方案。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能力,旷视才能更顺利地“攻”下各个场景。

在行业和场景选择上,旷视也有自己独特的考量。

首先是个人物联网。

旷视成立于2011年,在2012年就发展个人物联网业务,这是旷视最早进入的领域,主要是以智能手机为基础,为手机终端或移动应用提供计算摄影、身份认证等服务。

据了解,2018年至2023年,中国智能个人设备垂直领域的市场规模将由人民币15亿元,增至人民币15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2.5%;在此基础之上,预计线上认证垂直领域2018年至2023年将以复合年增长率46.7%增长。

旷视最早进入的个人物联网领域, 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行业,旷视的“早布局”,也在今天看到了成果。2018年,在中国制造生产的具备身份认证人脸识别设备解锁的安卓手机中,超过70%使用了旷视的解决方案。按2018年收入计算,旷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超过60%的市场。

旷视不仅成为最大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是同时,旷视还是中国最大的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城市物联网,这是旷视的第二块“战略要地”。据了解,截至2018年,城市及社区采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市场潜力高达约3000亿元人民币。

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目前中国已安装大约2.1亿台摄像头,但其中大部分仍依赖繁重的人力进行管理和查询。此外,中国有超过120万处需要门禁系统,超过35万个地点需要识别设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管理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些解决方案的需求将会有大幅增长。

除了服务于人,旷视还积极服务传统产业,进军供应链物联网。

供应链物联网的目的在于为企业降本增效。包括智慧物流和智慧零售两大业务板块。2017年,旷视正式进军智慧物流,并在2019年推出业内首个智能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智慧物流平台——河图,旨在为物流、制造等行业提供多厂商和多设备的接入能力,以及丰富的机器人智能化管理方案,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智慧零售方面,旷视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线下零售商,通过分析顾客行为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优化销售计划。

大道至简:布局AIoT,做好赋能者

旷视的“1+3”战略不仅体现了旷视要为各行业赋能的决心,还体现了旷视前瞻性的眼光——布局AIoT。

虽然旷视一直被贴上“AI企业”的标签,但实际上,只有“AI企业”来形容旷视,恐怕有失偏颇。

回顾旷视的发展历程,旷视最早以人脸识别算法“起家”,2012即推出基于云端的视觉开放平台推出视觉服务平台Face++,今年年初,旷视又将Face++升级为系统化AI算法引擎Brain++,拉通从数据到部署的算法全要素、全流程生产。正式完成“1+3”的战略升级。

而升级的目的,就在于布局AIoT。

AIoT是一个热门概念,不仅像旷视这样的AI企业正在布局,传统安防企业、家电企业,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抢滩。

因为AIoT必定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美国在线前董事长兼CEO史蒂夫·凯斯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到:互联网第一次浪潮就是为网络世界打造基础设施与铺设基础,这些公司创造了硬件、软件和网络,成为人们与互联网及其相互之间联通的工具;第二次浪潮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进行的建设;而如今,第二次浪潮正逐渐被取代。第三次浪潮指的是一个产品即便不被网络界定但也无法离开网络的时代,也就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印奇在今年1月的旷视机器人战略发布会上说道,在前两次浪潮中,中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而第三次浪潮就是中国企业的绝佳机会。首先,中国现阶段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数据加速流动这两大挑战,而这些问题会给IoT时代一个巨大的势能差,而哪里有势能哪里就有真正的机会,和价值的流量。

印奇举例说道,实业型企业有两个十字型链条,横向维度上来说,公司的内部产业流程,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渠道配送,包括一直到客户服务,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很长的一个内部链条。

纵向维度则是当前实业行业面临更进一步整合时,都会面临的从资产、运营到科技的问题,甚至还要懂艰深的云计算、AI、科技。

这一横一纵的沉重链条构成了实业型企业的致命十字,旷视试图解开这个沉重链条,为实业企业“松绑”。而这个“松绑”的过程,不仅对于旷视而言,是巨大的机会,对于大部分的科技企业而言,亦是如此。

“未来的5-10年,是中国最好的机遇。”印奇这样说道。

实际上,无论是布局AIoT,还是“1+3”战略,不难发现,旷视的角色就是坚定赋能行业,坚持用技术为其他行业创造价值。

旷视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旷视经调整净利润则是3220万元和3270万元,已经开始实现盈利。

这就是旷视有勇气打响AI企业IPO第一枪的底气,也是旷视成为AI企业“模范生”的秘诀。

这个“秘诀”看似十分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道理,却约容易被忽略。正如印奇所说:“我觉得商业的逻辑亘古不变,大道至简,不会被人为的风口改变。”

  责任编辑:

今日推荐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京举行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详细]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2.09)

天天学习金色九月,喜迎丰收。9月,一个个瞬间令人难忘: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决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出席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颁发命令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