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里保存着“慧眼”卫星试验星的有效载荷,它的整体结构与“慧眼”几乎完全相同,这就使我们在“慧眼”卫星发射两年多后的今天,仍有机会近距离对这个型号的卫星一探究竟。
与传统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不同的是,“慧眼”卫星上的望远镜主要是用来接收来自银河系的X射线,从而获得银河系内高能天体活动的动态信息,并发现新的天体和天体活动现象。“慧眼”可以实现宽波段X射线巡天,它也是一台具有高灵敏度的伽马射线暴全天监视仪,这对于研究黑洞、中子星等天体的性质和它们的基本物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X射线无法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在地面架设望远镜就无法完成相关观测,因此发射X射线天文卫星就成为观测天体X射线辐射的主要途径。
“慧眼”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 徐玉朋:我们迫切地希望能有自己的观测设备,能有一手的数据。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建造这样一颗卫星。
2011年3月,“慧眼”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立项。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经过五年的科研攻关,于2016年9月将“慧眼”卫星正式交付。2017年6月15日11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慧眼”送入预定轨道。“慧眼”成为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以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之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
“慧眼”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 徐玉朋:目前来看,“慧眼”卫星对我们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它会大大促进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对技术的发展也会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
截至2019年6月30日,“慧眼”卫星对银河系平面扫描已达1000余次,监测并公布了600多个X射线源的长期流量变化,并对60多个各类X射线天体进行了定点观测,开拓了黑洞、中子星硬X射线快速光变和能谱研究的新窗口。在2017年人类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事件中,“慧眼”凭借其强大性能对该事件进行了监测,给出了对其伽玛射线辐射的最强限制。预计未来几年,包括爱因斯坦探针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等在内的我国多颗空间天文卫星将陆续发射升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稳步健康发展。
2015年 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2017年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发射升空,
2021—2022年 “爱因斯坦探针”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空间天文卫星或将发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