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失业潮将会令人恐慌。但正如每一次工业革命一样,技术的变革将会替换到一些行业、职位,但也会带来引发一批行业、职位的诞生。或许,等人工智能全面应用时,其造就的职位远超过替代的职位。
人工智能引发的失业潮
毫无疑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机器人,其优点显而易见:超级计算能力、只需电力供给便可保证24小时全年无休、无需担心因主观意志影响决策等。因此,未来,基于这一技术的机器人将胜任制造工人、客服、司机、翻译、保安等多种岗位,由此带来的失业潮令人恐慌。
曾有分析师预测,预计到2045年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甚至将取代大学教授,那个时候,人类的失业率将超过50%。
历次工业革命的经验
未来30年内,50%的失业率,这样的数字的确令人时刻担心饭碗不保,但人工智能真的这么可怕吗?接下来我们不妨换个方向思考。
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者,但在历次工业革命中,仅有第四次工业工业带来了失业潮吗?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工艺、技术、科学的变革,历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职位、行业的变革,也取代了一些职位。而于此同时,这些工艺、技术、科学的变革,也带来一些新的职位,因此带来的就业量,甚至超过取代的职位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汽车未出现之前,人类的交通工具多为马车、牛车、自行车等,也因此,汽车的到来使得这些车夫不仅担忧,自己会不会因此失业。而恰恰相反的是,汽车的出现不仅没有让他们失业,还使得这些人的工作环境更为舒适,不用担心风吹日晒,这些人,我们现在称其为司机。此外,汽车的出现也衍生出更多与之相关的产业和就业量,如洗车店、4S店、改装店等等等等。
另一个例子,如银行ATM机,从直觉上来看,ATM的出现将会导致银行出纳失业。但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大卫·奥托(David Autor)的研究,从1995-2010年,美国ATM机数量从10万暴增到40万,但1980-2010年,银行出纳人数也从50万增加到55万,并没有发生明确的替代事件。
人工智能将重组社会产业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金融、制造等各行各业应用,势必会消灭一些现有的工作岗位,使得相关从业者失业,但更应该看到,人工智能消灭这些岗位的同时,势必带来更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如,在工厂从事制造的工人,人工智能的出现替代了其现在从事的工作,但这些工人,可能因此从一名生产工转为了一名机器人操作工或者维修工。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几十年里,人工智能的成熟势必会取代一些岗位,但不必过于担忧。人工智能,更多是对生产效率、经营效率以及精准度带来的变革,而对失业、就业上,带来的更多是围绕人工智能的职位重组。
相反的是,或许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将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新时代,毕竟,人工智能最基本的就是数据。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舆论、隐私安全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