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你的手机里面有几个银行APP?
回答这个问题是要发狂的,工作很多年的人;钱包里银行卡可以组一个足球队,而办理业务下载的手机APP,也占据了满满一个屏幕。忘记密码,是经常有的事情。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时代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也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和银行物理网点的互动频率。当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手机银行开始逐步替代银行的网点成为了银行服务客户的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银行APP也成为了银行对抗流量巨头,线上获客一个“急先锋”,智能化服务的载体,成为了银行服务的衍生。
兵者,道也。
移动金融一直是各大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大行还是小行,几乎只要是一个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的APP。然而随着银行APP的增多,问题也随之不断暴露,于是银行APP渐渐背离了初心,成为了手机和消费者不能承受之重。
今天就来说这些手机APP,同时也顺带思考银行该如何更好、更高效和更便捷的服务客户,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不能承受之重一:泛滥的APP
我们都知道,工农中建交和邮储是国内银行中分布最广、网点最多的银行;相应的是这些银行开发的手机APP。以宇宙行-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工商银行的手机用户数量排第一,资产规模也位居榜首;但是相对应的是工行APP的低效服务。吐槽声此起彼伏,从未中断。
最大的槽点来自于APP的泛滥,工商APP的数量让很多用户甚至是连金融业人士都感到蒙圈。据有人统计,在相关应用商店上去查询工商银行手机应用,一共能够搜索到7个应用。这七个工商银行开发的APP分别为个人端,生活端、校园以及商户等等针对不同场景或者是不同群体的APP。即使是工商银行的客户,也会觉得这个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APP都有什么用处。
也许你觉得7个APP数量已经足够了,但是你这样的想法实在是too young too simple!另一家国有大行-建设银行更是创下了根据统计反映,比起7个,工行的7个APP,比起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APP,7个月更是小巫见大巫,据统计,建设银行有多达16个APP!
你没有看错,就是16个!从这16个APP的分布情况来看,有银行端,信用卡端,企业银行还有和建设银行旗下的善融商城车友会等等,不胜枚举。
值得强调的是,本文纯粹基于客观事实进行评述,没有任何营销和软文之嫌。
好了,问题出来了。原本是服务于客户的银行APP,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违背了初心。原本客户下载APP就是为了便捷的移动支付,但是为了一家银行下载了如此众多的银行APP,方便从何弹起?不仅如此,多个APP占用手机大量的空间和内存,而且在功能上同质化相当严重。
泛滥的APP,成为了手机不能承受的第一重。不能承受之重二: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裸奔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和明显。可以说,几乎没有隐私可言对于个人。而最近发生的事件,再次将银行APP推回到公众视野。据报道: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10款APP存在无隐私政策等问题的通报:包括春雨医生等等其中,其中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名列其中。
调查发现,包括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在内的这些APP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第41条。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行当天就作出了回应称,“中国银行高度重视保护客户隐私信息,银行方面将根据最新的要求不断完善隐私政策,持续强化隐私保护,不断提升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
信息安全一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用户关心的共同话题。作为金融机构,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和信息安全,是银行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现在连银行APP也存在保护客户隐私不力的问题,这让投资者如何心安?安全没有小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也加大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不少资源用来保护信息安全。鉴于目前数字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法律配套不健全,个人信息太容易被泄露,而且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尽管我国金融科技一直走在前列,但信息安全仍然是一个很突出问题。除了泄露隐私问题,很多银行APP甚至存在着使用霸王条款。比如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开启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的按钮,否则无法安装。或者即使安装也无法正常使用、赤裸裸的收集客户信息,却拿它没什么办法。
信息安全,成为了手机不能承受的第二重。不能承受之重三:用户体验
糟糕的用户体验是手机不能承受第3层
众所周知,银行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银行和客户产生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对于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企业来讲,不断强化客户的意识,服务意识与客户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在现实当中,银行APP更多的是从银行自身的视角,而并没有从客户的视角去进行开发,使得槽点不断。最近由某研究机构开启的手机测评活动当中,对于典型银行的APP都进行了相关的测评。
相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的不足:比如交互式页面的设计、手机银行客服无法连线;客户修改信息和验证出现死结等各种情况。更有甚者,如果不按照提示的更新甚至连APP都打不开。或者出现下载好几个APP,才能使用相关服务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得不说的槽点,
糟糕的客户言,是手机不能承受第三重。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虽然银行在移动支付时代大力发展手机银行APP旨在服务客户,但是距离全心全意服务客户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可否认的是,银行APP还需要向互联网APP那样,及时迭代更新,在保护客户信息的基础之上,做到优化客户体验。
但现实中,主导APP开发的部门来自不同条线;几乎是各自为政,为了出政绩出成果往往设立各自的APP。结果在一个银行框架下,居然没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对接,硬生生地隔成了一座座APP孤岛。
当然,银行APP不止一个能够理解;个人端、企业端、信用卡端。但是再多了是否有必要,如此繁多的APP别说用户,就连银行自己的员工也会觉得晕头转向,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和客户。优化数量,提升服务、保护安全是下一阶段银行APP的重点工作;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